close

一個醫生,如何救最多的人?又如何一路以堅持的信念,表達對台灣最深的熱愛!他的堅定,是一生專注投入一個理想、做好一件事;他的信念,是每一個想讓臺灣有美好生活的人應該知道的故事。《堅定信念:肝病世界權威陳定信的人生志業》書摘試閱:

醫師是需要終生學習和終生訓練的行業,相當辛苦,但是目的很崇高,是一生的事。如果完成訓練卻沒做醫師,雖然是個人自由選擇,但是,我會覺得很可惜,因為養成過程中,不只受訓的醫師辛苦,老師很辛苦,被實習的病人也不輕鬆。

身為青少年的你,究竟適不適合讀醫學系?我將分享以下幾點,供你檢驗:

第一,對人不會討厭。

有些人一看到人就閃躲,然而,醫療工作需要面對人;就像不喜歡動物的人,做獸醫並不適合。所以,讀醫學系的人,個性要比較雞婆,看到人家發生狀況會想去關心。比如一個人蹲在那裡,有人走過去卻視而不見,毫無感覺;有人會過去問:「你怎麼了?」適合讀醫學系的人,基本上要喜歡跟人接觸,關切他人感受。

第二,能與人溝通,相處。

醫學是極專業的領域,身為醫師隨時都在做決定,並且要施予必要的診斷和治療。比如要手術,必須跟病人溝通,所以,很重要的就是溝通能力。我常聽日治時期訓練出來的醫師說:「這個人沒什麼能力,只會Mundthera !」Mundthera 衍生自德文,德文的Mund 是嘴巴,Therapie 是治療,兩字相加就是Mundthera,意思是嘲諷只會用一張嘴說,不是真有實力的醫師。日治時代受訓的醫師覺得,醫師不用會講,只要能診斷,會用藥,會開刀,很有實力即可。但是,時代已經不同了,現在的醫師不只要有實力,還要有Mundthera,要講得讓病家了解病情,了解為何要做這樣的治療,讓病家願意相信醫師。

  • 2013-08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  • 天下雜誌出版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為您打開世界的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