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  中國有句古話叫「富不過三代」,常被用來形容家族企業的短暫生命週期,第一代創業、第二代守業、第三代敗業。而現在,這句話卻正考驗著中國的民營家族企業。

 

  據中國之聲《新聞縱橫》報導, 2012年中國新財富富人榜中,一半的上榜人士年齡在50歲以上,他們第一個孩子的平均年齡超過了35歲。也就是說,未來510年,我國家族企業將迎來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家族傳承。

 

  「打天下」的第一代創業者們漸漸轉向幕後,這些星光熠熠的先行者如何尋找「接班」路徑,是血緣至上的家族世襲?還是職業經理人上位?是任人唯親還是能者居上?是要企業長青還是要家族利益至上?昨天,在一個名為家族文化傳承的論壇上,大家就這些問題展開了討論。

 

  1984年出生的梁在中,是梁穩根的獨子,現任三一集團副總裁兼財務總監;31歲的楊惠妍是楊國強的女兒,如今碧桂園副主席; 35歲的許世壇擔任世茂集團董事局副主席;37歲的許薇薇則於2009年擔任世茂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總裁。眼下,許多家族企業的第二代已經開始逐漸從父輩手中接管家族事業。傳承了4代的跨國醬料集團李錦記總裁李惠森說,每個家族企業的情況都不一樣:

 

 

 

  李惠森:每一家族企業情況都不一樣,有一部分就是沒有準備,有一些準備得太晚。有一些準備了,但是比如李錦記第五代有14個人,可能14個都沒有能力,可能14個有興趣沒有能力,可能14個有能力沒有興趣。

 

  不是一家兩家企業,大部分家族企業幾乎都面臨傳承壓力。全國工商聯發佈的《中國家族企業發展報告》顯示:與企業主們強烈的家族傳承意願形成強烈對比的是,有接班意願的企業主子女不到20%。財富百人協會會長張偉超認為,部分家族企業的家長作風,有問題。

 

  張偉超:現在有一些生意做得不錯,子女也不少,但是有的孩子和家長從來不說話,他也不知道老子對他有什麼看法,老子也不知道兒子到底想幹什麼。

 

  說到傳承,也並非要完全地繼承。父親的腳印,應該只是孩子成長的參考,不是劃定成長的軌道。北京大學副校長海聞認為,老一代的「創始人情結」需要辯證地看待。

 

  海聞:比如當年老福特,福特汽車,他們有創始人精神,福特汽車的老福特特別忠實于老爺車,但是世界上發生變化,大家已經不喜歡老爺車,喜歡更現代的車,這時候他就堅持要做老爺車,他的兒子非常著急,比他有現代的理念,還好老福特死得比較早,他兒子成功的接班以後就轉型了,要不然按照老福特的做法反而這個產業會完蛋。

 

  因為交接班不利,引發企業衰落的例子並不少見。速食企業真功夫的內部鬥爭吸引社會關注的目光:原董事長失蹤、委派書真假難辨,財務大權爭奪激烈,雖然家族恩怨最終塵埃落定,但給企業帶來了巨大傷害。中山大學中國家族企業研究中心主任李新春認為,家族企業之所以出現傳承難題,不僅僅是接班,還涉及到轉型。

 

  李新春:很多家族企業過去做的是傳統產業,包括管理方式、企業的治理結構很沒有經過現代化的改造。這次傳承同時也和轉型的任務結合在一塊,所以比過去講交接班顯得更麻煩。

 

  《新聞縱橫》在新浪微博上與大家對這一話題進行了互動交流:

 

  網友「和心靈有約」認為:不論富二代是不是真的願意接管父母的產業,都是一種個性宣揚。而作為企業家父母,很多人都不會讓肥水流外人田,也是一種很正常的心理,畢竟那是他們一輩子打拼的心血。

 

  網友「劉楠優渡」就為不願意接管企業「第二代」出了個主意。他就表示,企業不只是只有繼承,還可以轉讓,如果「二代們」不願意接受繼承,把企業轉讓的錢供他們自己發展,不是更好嗎?

 

  網友「打你的夜」的觀點也如出一轍,他同樣站在了第二代的一邊,表示:人各有志,並不是每個人都喜歡從商的。作為企業的老一輩,更應該尊重年輕人的選擇。否則,強迫繼承只會把公司搞得更差。

 

  網友「超級草根哥宋立」則認為:至少現在,對於家族企業還得由家族後人接管。怎樣「常青」就要看各位後人的努力了,畢竟,第二代並不是「紈絝子弟」的代名詞,是人才就能保江山、擴江山。《旺報》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為您打開世界的窗 的頭像
    為您打開世界的窗

    進修深造-升學考試情報站

    為您打開世界的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